《归来》:似曾相识燕归来

2014-05-17 12:27:54  
《归来》:似曾相识燕归来 ,经典西安


张艺谋最新的作品《归来》借着全国极好的网络媒体与宣传渠道,在未全国公映就已然掀起了巨大的话题效应。当然,笔者受益于电影宣传方的某项活动,获得了免费观赢的机会。

《归来》依托于张艺谋响当当的名声与电影圈内各种精英人士的鼎力支援,确实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消费点。对于网上一番舆论的出现,不论是说其“廉颇老矣”的说法,还是说“大师归来”的观点,不能否认的是,张艺谋作为第五代导演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的电影一经问世,都会成为风口浪尖的话题。那么,抛开这些话题点(也可说是造势噱头)来说,《归来》到底在说些什么?影片的价值有体现在哪?这就需要进一步说明。

众所周知,《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张艺谋与严歌苓的交情始于2011年的电影《金陵十三钗》,暂且不说,此前严歌苓的多部小说已经被诸多知名导演翻拍过电视剧与电影作品。《归来》的故事不难懂,讲述的是以文革为时代背景下,丈夫陆焉识与妻子冯婉瑜一家在经历分离磨难后,丈夫得以平反,妻子却因患病无法认出丈夫的悲剧故事。

单从故事简介很容易将整部影片的主要剧情归纳出来,无非是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而确实,故事就是这么简单。于是,导演用了大量的近景与特写镜头放大了人物的细节表现,对于影片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巩俐与陈道明的演技功不可没。为了凸出这种旷世离别的苦楚之情,近景与特写镜头更能体现出人物内心深处的细微变化,也很好地将观众带入到故事之中。从影片的开场开始,陆焉识(陈道明饰)为了能够与妻子见上一面,偷偷潜入居民楼,整场段落几乎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进行表现,而当陆焉识与女儿丹丹碰头,两人之间的复杂情感关系可见于小演员张慧雯的脸部特写。一句“没有人想见你”,不仅道出女儿对父亲的陌生感,而且映射出文革对于亲情与人性的打压。对于女儿丹丹的描写,其转变之大,着实有些失误:从一开始,为了角色不惜牺牲父母的团聚,到最后,幡然醒悟,极力撮合父母的团圆,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与性格转变并未揭示明确。不过,因为影片讲的就是陆焉识与冯婉瑜之间的感情磨难,对于女儿转变的描画无关紧要。




对于陆焉识这一人物,从名字就能揭示故事中的微妙细节。“焉识”,在文言文翻译中为“怎么认识”,对于故事本身来说,影片从前半段火车站欲团圆的戏份结束后,完全围绕着“焉识”这两个字进行叙事。当陆焉识背着行李,兴冲冲地走进家门开始,对“认识”与“不认识”这两个词的探索就未停止过。政府机关确认其身份,女人归来认父,都无法让冯婉瑜对丈夫“认识”。而后,陆焉识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试图唤醒冯婉瑜的印象,却屡次失败。正如,精神科戴医生(张嘉译饰)所强调的那样——“dé jà vu”(法文,即“似曾相识”)。影片中,冯婉瑜对陆焉识的认知力,仅停留在很早的记忆,至于二十年后的他的样子,已然模糊。

冯婉瑜对陆焉识的想象,仅仅只能靠文字与音乐得以产生亲切感,而对于活生生的一个人站在其面前,已然没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可以说,冯婉瑜对丈夫的思念,变成了一种主观的臆想。通过时间的流逝,冯婉瑜20年的臆想空间已成定局,想要其恢复记忆并重新认识,成为一种奢望。20年的臆想世界,对于一个人的记忆是根深蒂固的。于是,信件的出现成为其最好的“睹物思人”的方式与情感承载体。对于信件的珍重,已然成为影片另一个至关重要的煽情点。

然而,陆焉识并未放弃信心。他采取了格式的方法对其进行“唤醒”治疗,唯一接近奏效的一次是在其弹起那首曲子。不过,很快地,冯婉瑜又回到了现实。相较于《山楂树之恋》中的爱情故事,导演同样采取了一种“消极”处理的方式:《山》中的爱情因男主角患骨癌死亡而告终;《归》中的爱情在冯婉瑜一辈子的等待中完成。影片最后,导演采取的是截然不同的情感表现的方法:《山》的处理基于长久以来的情感宣泄,女主角对于男主角死亡的哭喊,这是一种最为直观的情感表现;《归》则试图呈现出更为高端的情感表达,陆焉识拿着标有他名字的“寻人标语”,迎来火车大门关闭的一瞬。陆焉识与“寻人标语”上的三个大大的黑字形成了鲜明的互文关系,陆焉识这一人物形象更是成为一种“符号”。这无疑加重了整部影片的悲剧性——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再记得我。

影片建立在文革对人的摧残与打压下的时代背景之下,导演深知这一对于“文革”社会状态的描写必然不易通过审核。于是,在影片中,观众能够看到的仅仅是出现的一两次对于“阶级批斗”与“阶级问题”的大字报的呈现与舞团对阶级问题的讨论。不过,好在中国观众对于那个时代的背景仍有一定认知,带着复杂的时代背景的心理情绪,每每被巩俐与陈道明精湛的演技所折服,激动落泪。

而说起“归来”,这不仅仅说的是影片《归来》,而笔者要说的是另一种“归来”,对于中国电影现行制度改革的急切“归来”,单靠广电总局的一方认可,已然迎合不了普通大众的审美与文化渴求。对于烂俗的中国电影市场,盲目地追求票房的收益,导致中国电影人丧失了早期电影人对电影票房、电影质量与艺术性的一并追求,与制作艺术人文电影的心态。其实,文艺可以与商业相融合,观众更希望看到的是有着艺术价值并能走入人心的电影出现,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霸王别姬》、《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苏州河》、《甜蜜蜜》、《重庆森林》、《花样年华》等一系列到现在都被奉为必看影片的文艺佳作。

对于电影《归来》与导演张艺谋,肯定有许多热议的话题将会出现,但是对于文艺片市场的观望,却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断定。不过,笔者仍以一个良好的心态迎接文艺片市场的未来态势。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急切需要这一类的电影来救世,因为只要电影拍得好,不怕没有票房与观众口碑,试想一下,以前的这些电影并未通过营销就换来的票房与良好口碑。而单纯依靠营销手段换来的口碑与票房,对后世还能留下些什么?


来源:时光网   OneMyRoad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梦天实验舱8个科学柜陆续开机 即将开始在轨测试
梦天实验舱8个科学柜陆续开机 即将开始在轨测试

随着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完成交会对接和转位,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目前,梦天实验舱8个科学实验柜陆续加电开机,即将开始在轨测试。

您可能喜欢
神舟十四号:太空生活丰富多彩
神舟十四号:太空生活丰富多彩

10月12日下午,中国航天员将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三课授课,这也是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空间站度过4个月多的太空生活后,首次太空开课。

“最美教师”韩龙:把音乐的种子播进孩子们的心田
“最美教师”韩龙:把音乐的种子播进孩子们的心田

​从一名怀揣音乐梦想的普通大学生,成长为逐梦军营的文艺士兵;从致力于音乐事业的职业音乐人,变身为扎根基层的乡村音乐教师。一年援疆、三年援藏,他把音乐的种子播进孩子们的心田里……

奔向美好生活丨“有学上”还得“上好学”
奔向美好生活丨“有学上”还得“上好学”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里,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学有所教、学有优教,教育正改变无数人的命运,帮助实现无数人的梦想。

奔向美好生活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奔向美好生活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人才决定未来,教育成就梦想。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孩子们健康全面发展,是全党全国全社会为之努力的目标。

您还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