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纪实

2012-04-13 09:33:43  
西安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纪实 ,经典西安
    科技让文化更鲜活

    ——西安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纪实

    古都西安,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

    同时,这又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50多所高校、400余家科研机构,每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万件,是我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国防工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近年来,西安市推动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借文化载体赋予技术灵动的生命力,依托技术让文化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创新机制和技术

    建设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去年10月,西安市获科技部批准,成为首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已成为西安推进示范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6个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之一,西安高新区去年经营收入突破5200亿元;而西安曲江新区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目前也有超过1500家文化企业聚集。2011年,在西安市科技局推动下,两个园区突破区域限制、体制束缚,促成了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在政策共享、园区建设、项目协作、平台搭建、人才交流等方面均取得实质性成果,实现了科技、文化板块的有效联动。

    日前,以历史小说改编电视剧《大秦帝国》为题材、总投资超过30亿元的大型科幻影视展演基地“帝王谷”启动建设。这是西安市尝试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产业规模化发展,技术创新是不可或缺的催化剂。早在2009年,西安就组织科技、文化企业成立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西安数字旅游联盟,并先后实施了世界虚拟旅游、景区流量统计、数字博物馆等一批示范项目。技术手段不断革新带动了联盟快速发展,联盟成员单位从成立初的7家发展到20多家。

    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西安市加强政府计划引导,及时启动了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市科技局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产业园区配套1亿元,已先后支持两批30个重点文化科技项目。目前,西安“科技文化”上下游产业链正在迅速形成,产业规模和聚集效应日益凸显。

    培养文化产业“高科技自觉”

    助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从大雁塔的音乐喷泉到大唐芙蓉园的水幕电影,从大唐不夜城的LED蟠龙灯柱到大明宫的体验考古中心……近年来,西安市对文化景点进行了大规模、系统化的高科技升级,声光电、多媒体演示和虚拟体验、互动技术已普遍应用,古城夜色中点亮的绚丽光影令游客耳目一新。

    由单个项目规划中运用科技手段的自发举动,走向所有项目都要进行高科技包装的自觉行为,西安市通过现代科技的集成应用,使技术自觉贯穿于文化产品升级全过程,积极探索文化产业的传播服务新模式。

    以曲江文化投资集团正在打造的“中华文化全球‘云传播’平台”为例,该项目计划研发1000个以中华文化为内容的手机客户端应用,内容涵盖历史、宗教、艺术、武术、养生、教育和旅游等,通过把传统广播式的单向文化传播变为基于云技术和手机终端平台的互动式、寓教于乐的文化交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船出海”。

    依托华清池唐宫廷文化旅游资源和现有长生殿建筑,今年1月已投入试运营的华清池长生殿文化数字体验馆,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将许多中外游客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进行鲜活、直观的演绎,实现了科技与文化旅游的结合。“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引擎,将文化和科技紧密结合、形成合力,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文化产品附加值并向世界传播,也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路径之一。”西安市科技局局长问向荣说。

    根据西安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到2015年,西安将培育10个科技文化示范园区和100家科技文化融合示范企业,并实施100个重大示范性项目。在重点发展的文化旅游、影视演艺、会展创意、出版传媒等领域,西安将统筹创新资源并建设一批技术支撑平台,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600亿元、占GDP比重9%以上的目标。(记者 杜峻晓 姜 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产业链水平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体现一国家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产业链自主可控才能应对大国冲突所带来的压力,产业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

2022中关村论坛开幕在即,“科创关键词”先暏为快
2022中关村论坛开幕在即,“科创关键词”先暏为快

2022中关村论坛将于11月25日至30日在京举办,共设置论坛会议、展览展示、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六大板块126场活动。

您可能喜欢
神舟十四号:太空生活丰富多彩
神舟十四号:太空生活丰富多彩

10月12日下午,中国航天员将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三课授课,这也是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空间站度过4个月多的太空生活后,首次太空开课。

“最美教师”韩龙:把音乐的种子播进孩子们的心田
“最美教师”韩龙:把音乐的种子播进孩子们的心田

​从一名怀揣音乐梦想的普通大学生,成长为逐梦军营的文艺士兵;从致力于音乐事业的职业音乐人,变身为扎根基层的乡村音乐教师。一年援疆、三年援藏,他把音乐的种子播进孩子们的心田里……

奔向美好生活丨“有学上”还得“上好学”
奔向美好生活丨“有学上”还得“上好学”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里,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学有所教、学有优教,教育正改变无数人的命运,帮助实现无数人的梦想。

奔向美好生活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奔向美好生活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人才决定未来,教育成就梦想。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孩子们健康全面发展,是全党全国全社会为之努力的目标。

您还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