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文化找到归宿

2014-06-12 21:48:27  
要让文化找到归宿 ,经典西安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引领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战略选择。近期,《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并特别提出,在城镇化建设中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文城市建设。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梳理新型城镇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以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成为现实和紧迫的问题。

城镇化应保护文化遗产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最容易受伤害的是历史文化遗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简单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很多文化遗产被破坏和遗弃,留下了太多惨痛的教训。由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缺失,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的古遗址、古建筑、民居,文化街区、古村落,或荡然无存,或面目全非,或落寞伫立,情势堪怜。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迅速流失、传承悠远的历史文脉被粗暴割裂,千姿百态的城市个性逐渐消遁,这导致我们整个的社会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的落脚点,失去了文化土壤的支撑。

我们今天所谓的传统文化,绝大部分是农业文明的产物,而几乎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乡土文化、草根文化、地域文化。在城镇化过程中,那些兴高采烈地庆幸自己成为城镇居民的人们,在告别农村的同时,也将告别那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化。没有考虑到文化传承的城镇化,一定会出现和自己乡土的断裂,出现和自己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断裂。乡土文化是联系我们族群昨天和明天的心灵桥梁,我们谁都没有理由去切断今天与昨天的精神脐带。

城镇化应注重文化传承

在大规模城镇化建设当中,要避免和传统文化的断裂,从硬件到软件都应该有文化城镇化的意识。

要注意保护我们传统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现在,我们大部分一线城市的面貌几乎一模一样,全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假如城镇化建设再不注意这个问题,那我们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所有城镇将面临“千城一面”的困境。失去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充满独特美感的建筑文化,将是国家和民族的悲剧。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旧城改造中,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风格和传统风貌,促进功能提升与文化文物保护相结合。一定要注意保护传统的古民居、古建筑、古村落,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特别要注重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整体风貌。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设法保护处于断根之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传统文化能够在新的环境里有继续生存的可能。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承载着独特的地方文化。如秧歌、少数民族地区的祭礼乐舞等,都与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节庆习俗密切相关。面对城镇与乡村文化生态环境的差异,城市的新居民与传统乡土文化将会产生断裂,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会更狭窄。

所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考虑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展览、展示博物馆,保存当地历史文化记忆。在当代环境下,尤其要充分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价值,将其转化为可供物质消费或精神消费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从而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城镇化不排斥乡土文化

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维护文化的多样性,不能让现在城市的同一性文化成为唯一的文化,不能让全社会所有的人都唱着同一首歌,更不能把产生在农业文明里的传统文化统统遗弃。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千姿百态的民歌、光辉灿烂的工艺美术和手工技艺,都要继续传承下去。要通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名城名镇创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等手段,加强对广大农村地区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促进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对接和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只有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审视、定位,从群众需求中去探寻方向,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从现代精神中激扬情感,从文化碰撞中萌发新意,从科学技术手段中丰富形式,才能古为今用,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目前,我们对乡土文化的认识还很不够,要么觉得乡土文化太土,要么觉得其零散不知道如何保存,尤其不知道如何将乡土文化资源转变为现代文化内容。应该专门对中国乡土文化进行综合研究,尤其是研究那些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采的传统,如何能在城镇化过程中变成当地活的文化基因,变成这个城镇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这些需要跨部门跨领域综合研究,加强整体设计,制定一些原则性的分类标准,因地制宜,差异发展、错位发展,更好地进行整体性的特色功能区规划,把文化保存、保护、传承和文化建设发展的构想设计渗透进去,使得新型城镇化成为中国特色的文化城镇化。

加强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着重保护、继续传承我们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是我国城镇化伟大历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只有文化支撑的城镇化才是好的城镇化,只有文化的城镇化,才会是人民安居的乐园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熊洪俊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梦天实验舱8个科学柜陆续开机 即将开始在轨测试
梦天实验舱8个科学柜陆续开机 即将开始在轨测试

随着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完成交会对接和转位,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目前,梦天实验舱8个科学实验柜陆续加电开机,即将开始在轨测试。

您可能喜欢
神舟十四号:太空生活丰富多彩
神舟十四号:太空生活丰富多彩

10月12日下午,中国航天员将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三课授课,这也是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空间站度过4个月多的太空生活后,首次太空开课。

“最美教师”韩龙:把音乐的种子播进孩子们的心田
“最美教师”韩龙:把音乐的种子播进孩子们的心田

​从一名怀揣音乐梦想的普通大学生,成长为逐梦军营的文艺士兵;从致力于音乐事业的职业音乐人,变身为扎根基层的乡村音乐教师。一年援疆、三年援藏,他把音乐的种子播进孩子们的心田里……

奔向美好生活丨“有学上”还得“上好学”
奔向美好生活丨“有学上”还得“上好学”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里,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学有所教、学有优教,教育正改变无数人的命运,帮助实现无数人的梦想。

奔向美好生活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奔向美好生活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人才决定未来,教育成就梦想。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孩子们健康全面发展,是全党全国全社会为之努力的目标。

您还可能喜欢